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要有胸懷與眼光 晉商文化對我們的啓示

要有胸懷與眼光 晉商文化對我們的啓示

晉爲山西省之簡稱,晉商指的是山西商人,尤其是以山西太谷、祁縣、榆次、平遙等地爲代表的晉中盆地商人。晉商的歷史可遠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明清以來,晉商成爲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文化。那麼,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晉商文化對人們有什麼啓示。

晉商文化對我們的啓示:要有胸懷與眼光

一、誠信義利的價值觀念
  山西人受孔孟之道影響,崇尚信義,在其重商立業的創業思想指導下,在“義”和“利”的問題上,有其獨特的理解和行爲規範,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晉商將關雲長尊爲財神,百般信崇,均在於其“信”、“義”二字。晉商以其信義教育同行,以其武功希冀保衛自己的商業利潤。

晉商各商號在號規中大都規定了“重信義,除虛僞”,“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薄族恨”,反對採取卑劣手段騙取錢財。晉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折本虧賠,也要保證企業信譽的記載,以致各地百姓購買晉商商品,只認商標,不還價格。

二、博大寬厚的經營胸懷
  博大寬厚是晉商文化的底蘊所在,亦是晉商羣體賴以興旺發展的精神支柱。胸懷寬廣,眼光遠大,使晉商具有在商海中游刃自如,審時度勢,洞察機遇的銳利眼光;敏於觀察商情,捕捉戰機,採取主動,適機而上,乘勝獲取戰果的機智頭腦;寬厚待人,以義取財,以利厚人,增強友誼,在化解業務糾紛和協調師徒關係方面展現的大家風度。

三、相容並蓄的經營氣度
  表現在經營管理上既能與人寬容共處,和平共事,又能讓利經營,薄利取信。

四、同舟共濟的協調思想
  晉商信奉“和氣生財”,重視與社會各方的和諧,尤其在同業往來中既保持平等競爭,又相互支援和關照。在晉商中,相互指友好的同行爲“相與”,凡是“相與”,必須善始善終,同舟共濟。

晉商不亂交友,“相與”需經過了解,認爲可以共事,才與之銀錢來往,否則婉言謝絕。既然“相與”,必竭力維護,即使無利可圖,也不中途絕交。票號經理李宏齡着書《同舟忠告》說:“區區商號如一葉扁舟,浮沉於驚濤駭浪之中,稍一不慎傾覆隨之……必須同心以共濟。

晉商文化對我們的啓示:要有胸懷與眼光 第2張

五、求同存異的經營策略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各國列強利用不平等條約,開始傾銷洋貨,國內洋貨充斥,民族工業步履艱難。利用商業積累資金,發展新型民族工業,制約洋貨(洋務)氾濫,求民族工業之存在和發展,就成爲商界愛國人士的共識。

太平劉家的代表人物劉篤敬,知難而上,振臂而起。劉篤敬憑藉劉家祖代在晉、陝、甘、豫開設的300多家商號爲後盾,本着“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商戰思路,調整經營策略,加強經營管理,積累資金,又大膽投資現代工業,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興辦起山西第一座發電廠,即太原電燈公司。

繼發電廠之後,劉家又辦起礦業、紡織、鹽業以及學校等實體,向洋商展開競爭,以抵制洋商的壟斷居奇,爲抵制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和滲透,發展山西現代民族工商業和交通事業,極大地付出了資財、智慧和心血。

六、自強不息的經營精神
  清末民初,國事日非,外受列強侵略,內遭軍閥割據。既要解民生於倒懸,更要抵制洋貨的泛濫,成爲當務之急。太平楊家在此時刻,以振興民族工商業,抵制洋貨爲己任,挺身而出。

太平楊家的代表人物楊世堂,抽出資金,派出經營能手,在津、滬、寧派駐莊號,以電訊與蘭州、西寧通市,並與洋行代辦掛鉤,由洋行將鉅款存入楊家商號,再由商號以行市價格收貨訂貨,收購牛皮、羊皮、羊腸、棉花、金銀和藥材,打包運往天津、上海等地,每宗可賺三五萬到十餘萬銀元。這樣既減少了洋商低價套購西北特產的損失,楊家也由此成爲西北商界巨魁。

楊世堂興盛後,又將投資轉向現代民族工商業,並將投資地點由外地轉向晉南家鄉。他將獲得的利潤作爲資金,在新絳開辦了世德永當號、世德和錢莊,在汾城開設藥鋪、古城糧店。

楊家還在運城購買鹽池一處,在晉南十幾個縣鎮開設鹽號。以數萬銀元開辦新絳火柴廠,又將鉅額資金投入新絳大益紡紗廠,建立起晉南第一家股份制現代企業。太平楊家以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經兩代人十年奮鬥,由以貨易貨的小販,一躍成爲擁有店號數十座和兩個廠的鉅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rld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