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傳統文化 >城市文化 >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在地球漫長的進化史中出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生物,那麼在遠古時期,有哪些讓人驚呼的巨型生物呢?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都有哪一些,本期城市文化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巨猿:這是頗似科幻電影金剛的巨型猿類,巨猿(Gigantopithecus)生活在大約900萬-10萬年前,同時期存在一些原始人類分支化石證據表明,巨猿是迄今最大猿類物種,身高達到3米,體重達到540公斤,科學家無法確定它們滅絕的具體原因,一些隱祕動物學家認爲大腳野人與巨猿有近親關係

巨猿(Gigantopithecus)是已滅絕的一屬猿,生存於約100萬~30萬年前的中國、印度及越南,與幾種人科在時間框及地理位置上相同。化石紀錄指步氏巨猿是最巨大的猿,站立時高3米及重600公斤。

這是巨大的、類似猩猩生活於地面的猿,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猿。他的重量估計超過200千克,這種靈長目長有巨大的臼齒,並有厚厚的琺琅層,高高的齒冠和矮牙尖。有時巨猿被翻譯爲巨型猿人,但是巨猿不算作人類,所以說巨型猿人不合適(過去確實有書上將其列爲猿人)。此屬在中國至少自下而上於50萬年前。最初(1935年)發現的化石爲牙齒,其體積超過現代人牙齒約五倍左右。1955年以來,在中國廣西發現很多,到目前爲止,計發現下頜骨三個和牙齒近千枚。巨猿是猿類進化系統上一個已絕滅的旁枝。巨猿可能就是金剛的原型,它們在外形上與現代猿較爲類似,所不同的是,它們的體型更爲碩大。巨猿是歷史上出現的肌肉最發達的猿,身高達到近10英尺(約合3.04米),體重超過1000磅(約合453公斤)。它們是現代猩猩的遠親,絕大多數相關繪畫作品均將這一因素考慮在內。

形態特徵
  巨猿是高等化石靈長類中重要的種類。是已發現的現生和化石靈長類中最碩大的一類,它們的形態特徵介於猿類和人類之間。在下頜骨和牙齒的大小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下頜體前下方有猿板;下頜體的厚度和高度均以下頜聯合處爲最大;下犬齒與下第一前臼齒之間有齒隙等特徵方面較接近於猿類。而在門齒較小;前臼齒和臼齒齒冠很高,齒尖呈塊狀;下第一前臼齒呈雙尖型等方面具有與人類相同性狀的趨勢。因此,巨猿在人猿超科中的分類地位始終未定論,不僅不同的研究者各持己見,就是同一學者也常改變自己的觀點。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張

總之,一些學者把巨猿歸屬猿科,另一些學者認爲屬人科。還有人把它歸類於已絕滅的另一科(訂名爲臘瑪古猿科)。現在看來,巨猿歸於人科是很勉強的,但它們與今天最大的靈長動物大猩猩也沒有什麼密切關係,或許它們跟今天同樣生活在亞洲的猩猩(紅猩猩)關係更密切。

對於巨猿與人類相似的形態特徵有不同的解釋:有的學者認爲是趨同進化的結果;有的認爲是在從猿演化到人的過程中形成的。不管對這些形態特徵的解釋如何,也不管它們的分類地位如何,巨化石猿的發現和研究都有助於我們對人類進化過程的理解。

巨猿牙齒有高而鈍的牙尖,有一些似人牙的特徵,如相似的牙齒模式和平的磨耗平面。關於這些材料,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嚴謹的學者認爲它是與進步人同時代的。因此步氏巨猿不可能是人的祖先。孔尼華認爲“巨猿”是與人的進化系統或多或少平行發展於在亞洲主於的最晚期的生存者。另外一種解釋認爲它是一種政,它的像人的齒列特徵是一種平行發展。1968年發現了巨猿的第二個種,這個種是從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地層中發現的。

有關的動物化石年代測定爲250~90萬年,化石標本只是一塊下頜骨,下頜骨粗壯,帶有大而碩長的磨牙和小的前齒,犬齒不突出齒列,但與人的犬齒不同,磨損成平的咬合面,下頜骨的強大的加固結構和非常平的“咬合”面都表明它們食用非常堅硬的植物。

  第二個種曾被一些人認爲是人的祖先。1973年有人宣稱“巨猿作爲人類的祖先比其他任何目前已知的類型都更爲合適”,對從巨猿到較晚期人科成員身材減小的合理解釋是使用工具和防禦敵害的選擇壓力造成的。

  儘管有這些熱情支援的觀點,形態學的證據仍認爲它不可能是人的祖先。假如不是人的祖先,是否要考慮它是人科成員還是猿?認爲它是人科成員的根據是它與“粗壯”南方古猿表現的相似點,它與南方古猿粗壯種一樣,具有粗壯的下頜體、大的臼齒和臼齒化的前臼齒。這些與早期人科成員的相似性可能是趨同特徵,反映出它們的食物相似,而不是具有近的共同祖先。現有的證據表明,巨猿是一種猿。古生態學研究表明,與巨猿同時發現的最多的化石是森林類型。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3張

泰坦巨蟒:現今最大的蟒蛇體長達7米,2009年,考古學家獲得一項驚人發現,一種叫做泰坦巨蟒的遠古蛇類最大體長可達到12-15米,重量達到1134公斤,是迄今地球歷史上最大的蛇

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Titanoboacerrejonensis),屬於一種遠古的蟒類,屬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種名塞雷洪,是爲了紀念發現地塞雷洪。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被發現。

泰坦蟒屬於蟒(Boidae),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爲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一些大型烏龜。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4張

形態特徵
  泰坦蟒爲體長達9~13米的巨蟒,28條蛇中最大的8條,重約1.135噸。現(截至2012年4月)存最大的蛇,包括長約7米的森蚺(現存最重的蛇)和長約8米的網紋蟒(現存最長的蛇);而現存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身長只有10釐米。此前最長的化石蛇,是非洲巨蟒,出土自埃及,長7—12米。泰坦巨蟒也和現代蟒蛇一樣,雌性的體型要遠大於雄性。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5張

生活習慣
  科考人員表示,與其他蛇類一樣,泰坦蟒可能總是在水邊遊弋,一旦crocodilyform鱷放鬆警惕。就出其不意纏住其身體,令這個“小傢伙”窒息而亡,並將其吃掉。如果成功逃脫泰坦蟒的魔爪,crocodilyform鱷則可能以小蛇、青蛙、蜥蜴和大、中、小型哺乳動物爲食。

在體長達45英尺(約合13米)的Titanoboa cerrejonesis巨蟒面前,體長僅7英尺(約合2.1米)的Cerrejonisuchus improcerus鱷根本不堪一擊。兩者之間的戰鬥“呈一邊倒的局面”。即便是最小的Titanoboa蟒,面對我們發現的最大的crocodilyform鱷,都不會給對手任何機會。

泰坦蟒由於屬蛇類,是變溫動物,這項發現也暗示了,當時的其生活的熱帶地區比研究人員原先估計的更溫暖,平均氣溫爲32℃,只有這樣的氣候才能讓蛇長得這麼大,而現代當地的年平均氣溫爲26℃至28℃。

此外,泰坦蟒的交配習性也和現代蟒蛇大多數相同,首先是較小的雄性判斷在不會有被巨大的雌性吞噬的情況下,得到許可後,形成一個交配球,數條雄性纏繞在雌性身上,互相競爭以獲取交配權。雌性則在吃飽了的情況下,用自己體內的能量保持在七個月內不吃不喝,從而生下小蛇。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6張

恐鱷:恐鱷是一種遠古滅絕物種,是現代鱷魚的近親,生活在白堊紀時期,其體型大於現今任何鱷魚,體長12米,體重達到10噸以上,長着鋒利的巨齒恐鱷的主要獵物是大型恐龍,還有海龜魚類等

恐鱷(學名:Deinosuchus),體長大約10米。是種已滅絕大型鱷類,屬於短吻鱷超科,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東部海岸地區。恐鱷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爲“恐怖的巨鱷”,恐鱷是史上出現過最大型的鱷類之一,會以小型恐龍爲食。目前發現的恐鱷化石主要以頭骨爲主。但是也有腿骨和脊椎骨。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7張

外形特徵
  根據密西西比鱷的腿骨長度,寬度和周長,對史前鱷魚也進行了估算,西部恐鱷和非洲帝王肌鱷也在其中,結果得出恐鱷根據腿骨推測遠遠小於根據頭骨推測的數據。

Farlow現在認爲最大的恐鱷有8噸……但是Farlow的研究顯示恐鱷腿部的骨骼相對它的大小相當的弱,甚至低於帝王肌鱷,很可能是特化適應水生的鱷魚。

雖然恐鱷的身長最新的幾個估計值相當的低,但即使這幾個值數仍然明顯地大於任何現存的鱷類。恐鱷被認爲是史上最大型的鱷之一。其他的史前巨型鱷類包含:白堊紀中晚期非洲的肌鱷帝王肌種、中新世巴西的普魯斯鱷巴西種、中新世與上新世印度的鳥嘴鱷和厚喙長吻鱷。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8張

分佈範圍
  恐鱷的化石主要在美國許多地區發現,包含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蒙大拿、佐治亞、紐澤西、北卡羅來納、新墨西哥、德克薩斯、猶他和懷俄明。在2006年,墨西哥北部發現一個恐鱷的皮內成骨,這次首次在美國以外地區發現恐鱷化石。恐鱷的化石最常在佐治亞州的灣岸平原地區發現,接近阿拉巴馬的邊界。

根據恐鱷的化石分佈,這羣巨鱷可能生存於河口環境。某些恐鱷化石被發現於海相沉積層,但可能是恐鱷進入海洋尋找食物,如同今日的灣鱷。在阿古哈組(Aguja Formation),某些恐鱷可能生存於鹽沼或潮汐帶,該地區也發現最大型的恐鱷化石。

與恐鱷同棲息地的阿爾伯塔龍,是一種9-10米長的獸腳類恐龍,可能也是在霸王龍等巨型獵食者出現以前,當時陸地上的食物鏈頂層,很有可能會與恐鱷發生衝突。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9張

短面熊:熊是地球大型哺乳動物之一,現今北極熊體型最大,但是它們遠古祖先的體型更龐大,短面熊,更新世時期生活在現今北美洲境內,其體重900公斤,後腿直立時身高可達4.6米,它是地球最大哺乳類掠食性物種科學家發現短面熊事實上是食腐性動物,當早期人類出現時它們的食物來源短缺可能導致滅絕。

短面熊,指的是距今200萬年前,在美洲大陸上生活着的一類可怕的掠食動物。由於它們的主要獵物爲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故有時被稱爲“噬牛熊”。短面熊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曾經存在過,當時的北美短面熊主要包括兩個品種:Arctodus simus(巨型短面熊)和Arctodus pristinus(倭短面熊)。而在南美巨型短面熊方面,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古生物學家發現迄今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熊。這種史前Arctotherium(南美巨型短面熊)平均體重達到1600~1700公斤,站立時高度可達到4.9米。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0張

形態特徵
  四肢
  巨型短面熊除了生滿利齒的大嘴外,最顯着的特徵就是擁有長長的四肢,當它們平時散步時,背部距地面約1.8米,而當其用後肢站立起來時,則要超過4.3米,(目前北美髮現的最大的短面熊化石站立時高達4.8米)。

體型
  不過雖然巨型短面熊比同時期的美洲古棕熊(Ursus arctos)高大不少,但其體重卻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重,因爲它們的四肢雖很長,但卻較爲“苗條”,古動物學家們估算:巨型短面熊的體重大約爲780公斤左右,現在加拿大最大的北極熊就有860公斤重,而熊類動物中大名鼎鼎的洞熊(Ursus spelaeus)體重達到1134公斤,但總體事實上要小於巨型短面熊。巨型短面熊並非熊科體型最大者,南美洲發現的細齒巨熊幾乎達到了1800公斤。但短面熊無疑是熊科中的強者,它們速度敏捷,力量也完全不輸給洞熊等其他熊科,食譜更是涵蓋了當時北美大陸上的所有哺乳動物。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1張

古生物學家發現迄今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熊,身長大約3.6米的南短面熊屬(狹義上此屬不屬於短面熊)的細齒巨熊化石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La Plata)被發現。科學家表示,這種熊生存在200萬年前到50萬年前之間,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由於建造醫院的施工原因,建築工人才巧合的挖出了巨熊的遺骸。古生物學家透過測量化石的腿骨,對巨熊的體重進行了估算,他們認爲它的體重大約在1600公斤到1750公斤之間,身長至少達到了3.6米。經過進一步的骨骼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頭雄性巨熊的死因是由於各種外傷造成的,分析結果顯示,很大可能是源自與其他雄性巨熊的打鬥或是遭遇了其他的大型食肉動物。

現代熊的體型要比史前巨熊小很多,目前活着的雄性北極熊的體重最大記錄僅爲1002公斤。這類熊種是在陸地遷徙至南美洲後才變得如此巨大,它們在美洲出現的時間大致在260萬年前。當時,由於南美洲沒有與它們體型相當的捕食者,所以這類熊種獲得了大量的食物來源,體型隨之逐步走向了巨型化。在最興盛的時段,這類熊種是世界上最大及最強大的陸地食肉動物。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隻世上最大巨熊竟然並非族羣裏最大的熊,當時比它更大的熊並不在少數。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2張

體貌
  在體貌特徵上,巨型短面熊的前額與其他熊類都不相同,它們與現今的非洲獅一樣有着寬闊的前額;短面熊的臉型確實夠短,其寬長之比爲80%,(而棕熊、黑熊及更新世的洞熊都要小於70%),有如此短而寬的頜骨及發達的肌肉組織,難怪巨型短面熊成爲了當時北美最有力量的頂級掠食者。

生活習性
  短面熊還有一個“與衆不同”之處在於,幾乎所有晚期熊類行走時都是腳趾向內彎的“內八字”,故而看起來總是“步履蹣跚”。短面熊類則不然,它們演化出了筆直行走的步伐,這使得它們行動輕鬆,奔跑迅速。短面熊巨大的身軀令其他動物望而生畏,因此有時它不必親自捕食獵物而是直接搶奪其他獵食者捕獲的獵物,巨大的臼齒可以碾碎動物的骨骼,而修長的四肢可以保證它長時間快速行走,在食物匱乏時它也偶爾客串一下“拾荒者”的角色。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3張

古巨蜥:現今科摩多龍巨蜥是地球體型最大的蜥蜴物種,但與它們的祖先相比則相形見絀古巨蜥,也被稱爲巨型開膛手蜥蜴,它的確切體型仍有爭議,但最新研究顯示古巨蜥體長達到7米,體重約600-620公斤,是迄今地球上最大陸地蜥蜴主要食物是有袋動物,其滅絕可能與早期人類捕殺它們的食物來源有關。

古巨蜥(學名:Varanus Poesty)又名巨齒蜥,是一種已滅絕的巨型巨蜥。它們生存於更新世的南澳洲,約於4萬年前消失。最早到達的澳洲原住民可能曾與之一同生活。古巨蜥可以說是曾存在的最大的蜥蜴。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4張

形態特徵
  古巨蜥沒有留下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骼,故很難確定其大小。早期估計它們最大約有7米長,及重600-620公斤。於2002年,斯蒂芬·羅(Stephen Wroe)就認爲古巨蜥最多隻有4.5米長及重331公斤,而平均則長3.5米及重97-158公斤。他認爲早期的計算是基於錯誤的方法並誇大了其體型。

不過,Ralph Molnar於2004年基於脊骨及總體長的研究,指古巨蜥的體長有幾種可能性。若古巨蜥像樹巨蜥般擁有幼長的尾巴,它們有可能長達7.9米;若它們的尾巴與體型的比例像科莫多龍,其體長約有7米。以7米的體長來計算,它們可以重達1940公斤。而平均重320公斤。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5張

生存時期
  生存於更新世,在上一個冰期,澳洲大陸上到處都是這種古巨蜥。澳古巨蜥是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它們能夠襲擊比自己大一倍、體重比自身重10倍的獵物,他們捕獵的主要工具是鋸齒狀的利牙和巨大的爪子。雙門齒獸,袋南獸,巨型短面袋鼠,平面袋鼠等都可能成爲它們的食物。它們的對手則是當時生活在澳洲的其他食肉動物如袋獅,金卡納鱷,沃那比蛇等。這種蜥蜴的捕獵技巧可能包括在水邊伏擊獵物,然後迅速咬斷獵物後腿使其不能逃跑。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6張

哈斯特巨鷹:哈斯特巨鷹生活在現今新西蘭南島,是迄今地球上最大的鷹,體重達到16.5公斤,翼展達到3米它的主要獵物包括:駭鳥,傳說早期移居者和毛利土着人曾看到哈斯特巨鷹吞食過兒童。

哈斯特巨鷹是一種生活在約700年前的新西蘭,比現在的記錄保持者——殺人鷹(Harpy eagle)的體型大將近40%的鳥類動物,它位居當地的食物鏈之首,主要食物是新西蘭恐鳥。在那個時期,它基本沒有天敵。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7張

哈斯特巨鷹是一種巨大的、黑白相間的食肉動物,鳥冠呈紅色,翼尖則爲較淡的黃綠色。它起初被認爲是一種食腐動物,因爲它的喙與一種禿鷹的喙相似,其鼻孔上方有羽冠,以免動物屍體裏的肉堵住氣管。哈斯特鷹外形上與現代鷹比較接近,其翼展達到3米長,站立起來達1.4米,在大約500年前滅絕消失。最大的哈斯特鷹重達18公斤,比現代任何鷹物種的身體都重。

國坎特伯雷博物館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使用包括X光掃描在內的現代技術對這種鳥的骨骼進行檢查後發現,它有一個足夠強壯的骨盆,這使它能夠在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俯衝時對地面生物產生致命的攻擊。

棲息環境
  就在500年前,體形碩大的哈斯特巨鷹一度是新西蘭鳥類的統治者。新西蘭自身沒有多少陸地哺乳動物:沒有老虎、沒有狼、也沒有其他食肉動物,僅有少數的小蝙蝠和青蛙。人類涉足之前,這裏的森林是鳥兒的天堂。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8張

哈斯特巨鷹是一種可怕的掠食性動物,它們會俯衝猛撲向不會飛行的鳥類,如恐鳥,甚至會捕捉高山地區生活的兒童。通常它們棲息在樹上,當潛在的獵物進入視野時,用鋒利的爪子深深地抓住獵物。

捕食方式
  哈斯特巨鷹是當時陸地生態系統中“最高”的掠食者,它們捕食恐鳥(一種新西蘭無翼食草大鳥,現已滅絕,高度上是人的兩倍,每天能進食200公斤的東西)。爲了在森林中飛行,巨鷹必須縮短翅膀,即使那樣也有3米長。它們從側面攻擊捕食動物,用它那老虎般大小的爪子猛地向捕食動物抓去。一旦抓住,巨鷹另一隻大爪子只需在恐鳥頭上或者脖子上一擊就能讓獵物當場斃命,再撕食其肉。

哈斯特巨鷹潛伏在樹上,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向目標發起迅猛攻擊,將其可怕的利爪嵌入獵物的肉裏。有些恐鳥骨骼上甚至還有刺穿的痕跡,表明它們在巨鷹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19張

駭鳥:現代不會飛行的鳥類,例如:鴕鳥或企鵝,對人類不會構成傷害,然而遠古時期曾有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威懾着陸地生物駭鳥(Phorusrhacidae),又被稱爲恐鳥,是一種肉食性不會飛行的鳥類,是現今南美洲境內最大的掠食性動物,生活在6200萬-200萬年前,身高達1-3米,獵物主要是一些小型哺乳動物,有時會吃馬。

駭鳥(學名Phorusrhacidae)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的鳥類,於62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的南美洲是非常普遍的獵食者。現今最接近它們的親戚是鶴科。駭鳥又名恐怖鳥,鳥型肉食類動物,跟劍齒虎同一個時期,它跟劍齒虎一樣是獨居型動物,天敵是狼羣,生存於距今2700萬年到150萬年間,它們約有1-3米高。恐怖鳥的腿骨堅硬、肌肉強壯,可以完全擊碎中等大小獵物的骨骼,然後慢慢地吸食獵物骨骼中富含營養的骨髓。奔跑速度相當快,據科學家估計,恐怖鳥跑速可達每小時97公里,並認爲駭鳥的滅絕跟狼羣和災難有關。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0張

駭鳥的體型巨大,是高階的獵食者,且與其他可怕的肉食性動物一同棲息。它們的翼演化成像肉鉤的結構,可以像手臂般伸出,能協助狩捕獵物。大部份細小及一些大型的物種相信善於奔跑。

泰坦巨鳥(Titanis walleri)是駭鳥中一種最大、唯一一種在南美洲以外的北美洲發現的物種。於62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的南美洲是非常普遍的獵食者。它們約有1-3米高。現今最接近它們的相信是叫鶴科。

在300萬年前形成巴拿馬地峽時出現南北美洲生物大搬風,它是當中唯一的大型獵食者。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1張

泰坦巨鳥的祖先不明,不過可以知道在北美洲會有更多發現。駭鳥其下有5個亞科,包含了13個屬及17個種。如雷鳴鳥亞科(Brontornithinae)雷鳴鳥屬(Brontornis)梅氏雷鳴鳥(B.burmeisteri)

PhysornisP.fortis副雷鳴鳥屬(Paraphysornis)巴西副雷嗚鳥(P.brasiliensis)恐鶴亞科(Phorusrhacinae)恐鶴屬(Phorusrhacos)長腿恐鶴(P.longissimus)泰坦鳥屬(Titanis)

泰坦巨鳥(T.walleri)巴塔哥尼亞鳥亞科(Patagornithinae)巴塔哥尼亞鳥屬(Patagornis)等。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2張

鄧氏魚:鄧氏魚是最大的史前盾皮魚,它的頭部和魚身兩側被鉸接盾片覆蓋着,它們沒有牙齒,而是兩排鋒利的骨片,形成喙狀結構鄧氏魚很可能攻擊其它長着骨片結構的盾皮魚物種,它們的顎部足以咬傷其它獵物,迄今發現最大的化石標本長度達到10米,推測其體重爲4噸。

鄧氏魚(Dunkleosteus),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噸,被視爲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同時也是寒武紀到泥盆紀時期出現過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魚類,其主要獵物是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是當時的頂級掠食物動物。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3張

鄧氏魚的外貌,給人以異常兇猛的感覺。強壯的類似於鯊魚的紡錘形的身軀更接近現代魚類的體形。頭部與頸部覆蓋着厚重且堅硬的外骨骼。雖然是肉食性魚類,但無牙,代替牙的是位於吻部的頭甲贅生,如鍘刀一般,非常銳利。能切斷、咬裂、粉碎任何東西。

色素細胞顯示,鄧氏魚背部顏色較深,腹部呈銀色。體長11米左右,體重約6噸。這種魚對它的食物毫不講究,它吃魚、任何海洋生物、鯊魚甚至它的同類。且這看起來是鄧氏魚忍受消化不良的結果:它的化石常和被回吐的、半消化的魚在一起。

鄧氏魚看起來像是兇暴的猛獸:強有力的體格加上包裹着甲板的頭部。這是一種泥盆紀海洋最兇猛的肉食動物,即使在4億年後人們看到它的化石仍然會感到敬畏。它非常大,這意味着它可以一口將小型鯊魚撕成兩半。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4張

生活習性
  生物食性
  鄧氏魚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擁有異常旺盛的食慾,使它成爲當時最強的食肉動物。主要食物爲鯊魚、硬骨魚、三葉蟲、菊石、鸚鵡螺、盾皮魚等。沒有食物時還會食用自己的同類。

古代鯊魚、頭足類(鸚鵡螺、菊石)、甚至自己的同類,都在它的食譜內。擁有如此旺盛食慾的鄧氏魚,卻一直經受着消化不良的困擾,在發現的化石周圍,經常能發現一些被回吐的、半消化的魚的殘骸。同時,也能發現一些鄧氏魚從胃部反芻出來的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比如其他盾皮魚類的頭甲和軟體動物的碳酸鈣質的外殼等。

咬合能力
  鄧氏魚,是恐魚科的代表性成員和已知盾皮魚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是生存於距今約3.6億至4.15億年前泥盆紀的一種擁有着驚人咬合力的巨型食肉厚皮魚,是志留紀和泥盆紀海洋的絕對霸主。鄧氏魚是泥盆紀的最頂級掠食者,遠遠淩駕於其他動物之上。

因爲鄧氏魚的主要獵物是當時帶有硬殼保護的頭足類動物(如菊石,鸚鵡螺等)和帶有硬甲保護的盾甲魚,乃至於較小的同類,鄧氏魚必須擁有異常強大的咬合力。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5張

鄧氏魚有着驚人的吸力,位於當時海洋的食物鏈頂端,能一口將鯊魚咬成兩半,可以捕食泥盆紀海洋裏的任何一種生物,它很可能是地球上第一個“百獸之王”;它的存在比陸上第一隻恐龍的誕生還要早1.75億年。

鄧氏魚缺少真正的牙齒,而以兩長條凹凸不平的刃片代替(如圖中一顆顆“牙齒”實際上是兩片刃片的一部分),可以咬斷和粉碎任何東西。鄧氏魚的口腔機能非常獨特,它依靠四個關節活動時產生的力量進行撕咬。這種獨特的機能不僅可以產生極大的咬合力,還可以使得鄧氏魚以極快的速度來撕碎獵物。

最大的雷爾泰鄧氏魚體重4000千克,長度9米,估測咬力可達5000千克一平方釐米,最大咬力5000千克末端,前端咬力300千克,是泥盆紀咬力最大的硬骨魚。

種羣分佈
  鄧氏魚活於泥盆紀時代(距今約3.6億至4.15億年前),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擁有異常旺盛的食慾,使它成爲當時最強的食肉動物。在歐洲、非洲、北美洲的海洋都有發現。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6張

巨齒鯊:現今大白鯊體長達6米,重量2275公斤,然而2800萬-150萬年前的遠古祖先巨齒鯊體長能達到16-20米,僅一顆牙齒就長18釐米雖然現今鯊魚的最大獵物是海豹,相比之下,巨齒鯊的獵物包括鯨魚科學家認爲,由於海水溫度降低,海平面下降等因素,導致巨齒鯊滅絕。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這種鯊魚平均14米長、40噸重。已發現的巨齒鯊的部分椎骨化石與大白鯊相比大很多,推測它可能超過20米。重達70噸,但至今沒有發現完整的脊椎骨骼化石證明其推測。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7張

巨齒鯊也許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平均咬合力推測爲28噸,最大咬合力可達36噸。其口腔撕咬力量超過了霸王龍,可以很輕鬆咬碎鯨魚的肋骨。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爲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生活習性
  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在當時無天敵,只有與巨齒鯊同爲頂級掠食者的梅爾維爾鯨相匹敵。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8張

分佈範圍
  生活在大概2800萬-15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根據各地所發現鯨魚化石上有巨齒鯊攻擊所造成的傷痕來看,此鯊魚曾經分佈很廣。巨齒鯊滅絕還是未解之謎。

外形特徵
  因爲鯊魚是軟骨魚類,一般骨骼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截止2013年只找到它的一些象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和幾塊脊椎的化石。成年巨齒鯊牙齒一般10-16釐米長,最長超過18釐米,是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雖然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9米左右,體重大約有7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2.8米。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29張

大懶獸:現代樹懶是一種樹木攀爬動物,行動緩慢,對人類沒有威脅,棲息在亞馬遜河地區它們的祖先卻完全相反,在上新世時期,大懶獸是生活在現今南美洲的一種巨型地懶,重量達到4噸,從頭部至尾部體長6米,雖然大懶獸主要是四足移動,但足跡化石顯示它是一種二足類動物,爲了在高樹木上吃樹葉。

美洲大地懶是生活在南美洲大陸的最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它的體型巨大,身高可達6米,體重約5噸。幾乎比亞洲象還大,前肢和後肢都具有強壯且尖銳的爪子。它可以只靠後肢站立而形成兩足的站立姿勢,再加上它那強壯尾巴形成三足鼎立,這樣的姿勢使它能方便地以樹枝和樹葉爲食,它強壯的手臂與巨大的爪子可以將整個樹枝拔下。

它的體形相當於一頭現代象,約有5噸重。腿粗、腳大、腳上長着尖利的爪子,用來挖掘食物,並用後腳兩側和前腳的指關節行走,以植物爲食。

這種現已滅絕的大地懶長有厚實但短而高的頭顱,鼻孔位於高處,顎很高。它的皮很厚,佈滿許多小骨片,四腳長有大而有力的爪。雙足行走,前肢大,後肢短但體積不小。趾具爪,行走時以足外緣着地。它有齒,但沒有牙琺琅質,是由深埋在顎中的不斷生長的方柱組成。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30張

與獸同行中擊敗美洲劍齒虎的就是美洲大地懶,它生活於更新世的美洲大陸,體重達5噸,完全可以和亞洲象媲美,四肢粗壯且有銳利的爪子,後面還拖着條一米多長、粗壯有力的尾巴。它們以樹葉爲主食。已發現的腳印化石表明,如此龐大的巨獸竟然可以直立行走。據推測,它們是用兩條後腿和尾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立起沉重的身軀,這樣它們的上半身就可以很方便地從樹上撕扯下大量枝葉來享用。一般認爲這種貌似兇惡的大怪物與樹懶一樣是溫順遲緩的素食者,然而它們可不是好對付的角色——它們除了厚實的毛髮和麪板之外,皮下還有內層面板硬化形成的“甲冑”,這樣堅固的防護層足以抵擋任何食肉獸的尖牙利爪,而強壯的前臂和巨爪更是極其有力的自衛武器。甚至有科學家認爲大懶獸可能有時也會“開葷”,從其他食肉獸口中搶走獵物。

生活習性
  大地懶在森林生活,手腳非常巨大,是超過4米的動物,手可以抓到東西,腳可以直立走路,不過速度跟樹懶一樣慢,手跟樹懶不同。

食物
  食物除了草和其他植物,還會吃屍體。在繁殖期時,可以生下一隻寶寶,有時會爬到樹上去生活。

天敵
  大地懶身體龐大,同時期的獵食霸王刃齒虎也要退避三舍,所以並沒有天敵,但是幼年大地懶可能會受到刃齒虎,泰坦鳥等大型食肉動物的威脅。

十大可怕的遠古巨獸 第31張

歷史
  居住在數萬年前的阿根廷彭巴斯大草原,有一種奇特的貧齒類動物,名爲美洲大地懶。這種動物於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萬年至1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洲大陸,爲當時體型最爲龐大的哺乳動物。身高可達6公尺,體重約5噸,前肢和後肢都具有強壯且尖銳的爪子。由於它的後肢骨非常粗壯,能夠撐起全身的重量,所以可以形成兩足站立的姿勢,再加上它那強壯尾巴可形成穩固的三足鼎立,這樣的姿勢使它能方便地以前肢抓取樹枝和樹葉爲食,它那強壯的手臂與巨大的爪子甚至可以將整個樹枝拔下。

談起美洲大地懶在古生物學的研究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它的化石最早發現於1788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被發現,而以不知名的史前巨獸稱之,阿根廷曾經將該化石呈贈給當時西班牙國王查理三世。後來又陸陸續續在南美洲地區發現許多大地懶的化石,也輾轉流傳至歐洲地區。最後許多化石傳到了當時着名的法國古生物學家居維葉手上。

19世紀初期,居維葉正致力於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的研究,他將這批史前巨獸的化石仔細推敲比對,發現它與現生的三趾樹懶在牙齒特徵與骨骼結構上非常類似,因此將之命名爲美洲大地懶。居維葉一生中研究了數以千計的古生物,也完成過無數件脊椎動物化石的復原與裝架。他所完成的第一件作品就是美洲大地懶。

標籤: 巨獸 可怕 遠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culture/chengshi/nq92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