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孟獲與曲靖火把節 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

孟獲與曲靖火把節 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

火把節是彝族的重要民族節日,作爲一個崇拜火的民族,彝族的火把節氛圍熱烈、節日文化底蘊深厚,圍繞着它,曾有過許多動人的傳說。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雲南曲靖地區的火把節,與人們熟知的歷史人物--孟獲之間的聯繫。

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孟獲與曲靖火把節

《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而這個故事中的彝族叛亂首領孟獲也確有其人,曲靖古爲味縣,是南中的建寧郡治,他正是當時南中的首領,號稱蠻王。孟姓是南中的一個大姓,原系北來漢族,後融入了當地的土着民族,歷史上曾稱爲叟族、爨族,實質上就是我們後來的彝族。

衆所周知,建寧郡古爲夷(彝)苗之地,傳下的火把節來由有多種說法。一爲古時治蝗災而來,另一種說法是源於對火的崇拜,還有一種說法是源於南詔時登賧慈善夫人殉身於烈火,而對於曲靖最重要的一個說法卻是來源於當年孟獲與諸葛亮這七擒七縱之戰。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說,孟獲受漢族地主雍闓的挑撥,反叛蜀漢。蜀國丞相諸葛亮爲了穩定後方,好一心討伐魏國,遂決定親自南征。他率軍來至南中,採取越離太守馬謖“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的建議,七擒七縱孟獲,使孟獲心悅誠服。

本來孟獲幾次被捉拿,不降,依然帶領屬下跟諸葛亮對抗,很容易引起主帥的憤怒而遷怒於民衆,倘是那樣,當時的曲靖就會血流成河。但是諸葛亮戰勝後,不是發泄心中氣憤,而是誠心誠意收納孟獲等人,封以官職,只留李恢任建寧太守。

不留兵卒,只調整了下領導階層,因爲當時諸葛亮認爲有“三不易”,一是若留下外人,則要留兵駐守,留下士兵則要糧食;二是夷人新破,死傷甚多,有的父死兄喪,如留外人但沒有士兵駐守,必定成爲禍患;三是夷人憂怕有廢殺的罪名,自怕過失過重,若留下外人,終不會得到信任。

諸葛亮的長遠考量,給曲靖人民避免了一場災禍,社會得到了穩定和發展。當然這其中也有孟獲的功勞,他在南中威望很高,說話算話,得民衆信任,在少數民族中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孟獲歸服後,免不了跟諸葛亮商議如何治理南中,然後又將這些條文頒佈實施,原先的彝族兵將雖已無反叛之心,但擔心自己過失過重會遭戮殺,但既然得到孟獲擔保,兵將們也就相信他了。後來果不其然,一切穩定,人民得過安心生活。

於是,爲了感謝諸葛亮的賢明恩德和孟獲的大義離鄉,以及三寶山的雙方會盟,曲靖人民便將那次六月舉火把迎接諸葛亮軍的儀式傳承了下來,成爲有名的火把節,並一直流傳至今。現在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彝族村寨必舉,歡騰熱鬧,歌舞並行。有的老人則會在晚上給後生們講當年孟獲率羣衆舉火把迎接諸葛亮軍的盛況,以及諸葛亮南征的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3wx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