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占星吧 >

擇吉黃曆 >傳統節日 >

“滾”出來的團圓味 泉州元宵圓

“滾”出來的團圓味 泉州元宵圓

正月十五元宵節,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食俗就是吃元宵。在福建泉州地區,人們正月十五吃的元宵圓和其他許多地方捏製而成的湯圓不同,是一遍遍地在糯米粉盆中“滾”出來的,那麼就讓老黃曆爲你介紹,“滾”出來的泉州元宵圓。

泉州元宵圓 “滾”出來的團圓味

傳統元宵圓的製作工藝有條不紊,首先備齊花生、芝麻、白糖、蔥頭和豬油等原料,將花生翻炒,注意火候的把握,因爲一旦過火的話,花生會變苦。然後是翻炒芝麻,並將蔥頭切片榨油,芝麻着色,蔥頭油則作提味之用。炒好的花生和芝麻,用機器碾成細細的小顆粒,與白糖手工攪拌在一起,此稱爲“幹攪”,此後還需放入榨好的蔥油和熱的豬油進行所謂的“溼攪”。

接着便到將餡成型的環節了。用專門的金屬模具,舀入攪好的餡,拿鐵錘使勁敲幾下,壓實後推出,一顆顆大小一致的花生芝麻餡就做好了。根據富有經驗的元宵圓業者介紹,圓餡用手捏不緊實,搓的話大小會不同,且速度慢;而使用模具,6秒便可做1顆,普通工人1小時能做三四百顆。

之後的“滾餡”環節,是元宵圓與湯圓製作工藝上的最大區別之處。製作者一次把十多顆餡倒入裝着糯米粉的盆中,用手搖盆,讓餡在糯米粉裏不斷地翻滾,然後捧起來過一遍水,撈起來繼續滾。

業者介紹,滾餡期間需過八九次水,利用水的黏合性讓元宵圓一遍遍地沾上粉,直到大小適中爲止。最後把元宵圓放入沸水中,煮時放幾回冷水,直到它們浮起來,再關小火煮兩三分鐘,一鍋元宵圓便做好了。

泉州元宵圓源自南宋,寓意一家團圓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泉州百姓吃元宵圓的習俗已沿襲千年。傳說南宋時,泉州有一位太守名叫真清秀。有一年的上元節(元宵節),他上街遊賞,心中卻記掛一些出外行船的人。原來,這一年外國人的船來泉,卸貨時,幾個船員水土不服手腳發軟,太守便叫林圓等幾個泉州人上船幫忙。

太守來到林家,見林圓的母親在家門口擺了小攤賣圓仔湯,其盼望一家團圓的急迫心情一下感染了他。太守過意不去,說:“林圓行船無法回來過年,實屬下官之過!”林家人趕緊請他坐下吃圓仔湯。

林圓的母親說:“我兒行船出外,給泉州帶來好名聲,一時回不來不要緊。”太守聽後,感嘆林母通情達理,而林圓則是泉州的好男兒,於是題對聯“泉郡千秋慶,林家上元圓”,由此,林家賣的圓仔就叫上元圓(元宵圓)。

過了一些時日,林圓平安回來,一家團圓。這個故事傳開後,泉州人便逐漸養成在元宵節吃上一碗元宵圓的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anxingba.com/almanac/chuantongjie/2230l.html